|
上海市为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下了血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终究不会在合肥一地挂着的,在继北京研究生院、苏州校区之后,最近,又在上海设立了专门的学院------未来科技学院。其实,这也不能怪中科大,只能怪上海给的实在太大了------上海市直接划了146.2亩,并且把整个科教基地的产权都给了中科大。这可是寸土寸金的大上海所有土地产权啊!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举行了成立暨开学典礼,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指令中国科大“战备疏散到安徽省安庆市,1970年初,学校搬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学校迁入合肥时,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1/2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校舍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等到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

安徽省委高度重视,勒紧裤腰带大力支持中科大的建设,在经费投入、生活保障、教学用地、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倾斜,比如,没有校址,安徽就把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师生迁走,把房子借给中科大使用;电力供应不足,中科大却等优于政府机关获得供电;当时合肥还没有集中供暖,中科大却能获得专门暖气。到1988年底,中国科大校园面积扩大近一倍,建筑面积已由迁址合肥时的6万平方米增至51万余平方米。到目前, 中科大在合肥已经有东区、西区、北区、南区、中区和高新园区等6个校区。其中,高新园区规划总用地约1537亩,为目前6个校区当中面积最大的校区,接下来,中科大还将在合肥国家科学中心所在的区域建设一个国际校区,面积有1000亩。中科大目前下辖23个学院,1500多名正副教授,个个都是所在领域的精英,在校生16000余人,有两院院士55人,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可以说没有安徽省的支持,也就没有中科大的发展壮大。但反过来讲,中科大的发展壮大,也给安徽省、合肥市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最典型标志的就是合肥国家科学中心的建立。
时至今日,对合肥而言,当然不想中科大到外地去办想,甚至会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制止,比如,外地给的条件,我加倍给予。但是,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特别是产学研一体化成果特别突显的都市,中科大不可不动心,因为中科大的诸多科学研究必须转化为实用成果,否则,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意义,所以中科大的上海未来技术学院就是中科大一系列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为成果的重要跳板,这对于合肥而言是好事,成果转化得越好,科大研究的积极性越高,人民群众越得实惠,中科大的地位会日益抬高,会反哺合肥,促进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