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教网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9

平面构成之基本形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07: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平面构成的定义

前面我们讲过关于构成的定义,那么根据构成的定义可得出平面构成的定义为:在二维的空间内,以某种目的为前提(这里的目的指创作目的),将已有的形态按照力学、美学、视觉、心理学等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分解、重组,从而得到新的理想型形态的方式。简单理解: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的空间内进行形态的组合创造。

二、平面构成中的元素类型

1、概念元素:点、线、面、体(这里的体指在二维空间内通过特定的构成方法创造的虚假三维立体或二维立体形态(半立体))。
指在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成视觉元素的形成。
2、视觉元素:形状、面积大小、色彩、肌理。
是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

3、关系元素:位置、方向、重心、空间。

是视觉元素在设计空间内的组织方式,位置、方向是可见的,重心、空间有赖于体会。

4、实用元素:设计中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含义及其功能。
如指定的文字、标志、图形等。

三、形态的认知
1、形态定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它们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形态。从狭义的角度看:形态指客观物体的外轮廓形状;从广义的角度看:形态包括其外轮廓的形状、面积大小、色彩、肌理等外在属性和内在的结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2、形态属性
形态具有形状、情感、大小、色彩、肌理、位置、方向、重心、空间等属性。

3、形态类型




四、基本形
1、基本形定义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单位。

2、基本形形态

前面我们提到的形态类型都可以作为基本形的形态,这些形态可以单形态的形式或多形态组合的形式存在作为基本形。





单形基本形




多形基本形

3、正负形态即图与底

(1)定义:在平面上出现的形象通常叫作“图”,即正的形态;形象的周围则称为“底”,即负的形态。
(2)特点:图具有突出性、密度高、有充实感,且具有明确的形状和轮廓线;底具有后退性、密度低、无充实感,形状相对松散,无固定界限。
(3)实际设计应用中的图与底:
a、色彩明度较高的形为正形象
b、凹凸变化中凸出的形为正形象
c、面积大小对比中,小的有图感,即为正的形象
d、在空间中被包围的形状的图感,即为正的形象
d、在静与动中,动态的有图感,即为正的形象
e、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具象的有图感,即为正的形象
f、在几何图案中,对比关系越大越易体现形象的正与负,即图与底
(4)设计中运用正负形态的作用:
正负形的巧妙运用,能产生一种形态传达出两种信息的效果,有助于丰富我们艺术设计的想象力,表达出与众不同且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4、基本形的构成形式

(1)多形组合:化零为整
a、组合的形式:
等形组合:等形组合法是将相同的形态进行组合
不等形组合:将不同造型的形态组合起来
b、组合的方法:

  • 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 相接:一个形的边缘与另一个形的边缘接触
  • 合并:两形较叠、彼此联合形成一个新的形
  • 重合:一个形重叠在另一个形之上,产生位置上的前后关系
  • 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相交
  • 差叠:与透叠相反,只有相交的部分可见
  • 减缺:两形相交,减去被覆盖图形的覆盖部分,产生新的形



(2)单形切除
a、分割:化整为零





  • 等形分割:分割后产生的新形在形态上是完全相同的,如太极图形
  • 不等形分割:分割后产生的新形在形态上是相异的,这种分割形式分为规律性不等形分割和自由性不等形分割两种。
  • 规律性不等形分割:以渐变形式为代表,分割后的新形虽然在造型上不完全一致,但是它们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渐变特征
  • 自由性不等形分割:在分割过程中,不受任何规律的限制,完全按照设计者的主观意愿进行自由分割造型
b、分解重构:从被分解的图形中获取新的视觉元素,以此重新构成与原来图形完全不同的崭新的形象





c、镂空





d、移除



(3)单形异变:将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几何形态,逐步向对方形态特征上靠拢,直至最终成为对方形态的样子。比如,方形与圆形之间的形变,长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形变等。






(4)形的群化:

a、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目的、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群集,构成造型更加丰富的独立新形态。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构成要点:



  • 基本形数量不易过多
  • 基本形造型不易太复杂
  • 基本形之间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避免形与形之间松弛
  • 注重构图中的平衡、稳定和图形的完整、美观
  • 保证基本形的体量感
c、构成形式



  • 对称:镜像、回转、平移、扩大




  • 放射:




  • 环状:






  • 条状:




  • 面状:



(5)错视:
a、定义:
形态表现时,由于所处的位置及周围环境的改变,会使人感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这称之为错觉(错视)。利用这种特殊形式的视觉方法,能从转换视角的处理中发现新颖的图形意象。
b、常见的错视类型



  • 因方向产生的错视




  • 因形态扭曲而引起的错视




  • 因角度而引起的错视




  • 因色彩产生的错视:




  • 因位置而产生的错视:位于上方的图形一般比下方的图形看起来更大
  • 因面积产生的错视



五、骨骼

1、定义
骨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基本形丰富设计的形象,骨骼管辖着基本形的编排秩序,骨骼与基本形相互依存。
2、骨骼作用:

a、固定基本形位置

b、将设计的画面划分成大小形状相同或不相同的空间
3、骨骼类型
a、按骨骼构成形式分为:


  • 规律性骨骼:按数学方式进行有秩序的排列,具有严谨的、数字关系的骨骼线,如重复、发射、渐变、近似等构成形式,其中特异是规律性骨骼向非规律性骨骼的过渡。
  • 非规律性骨骼:比较自由的构成形式,没有严谨的骨骼线,规律性的东西被空间、虚实、重心等代替,而重心、空间、虚实不需要一定的构架作依据,如密集、对比等构成形式。
b、按骨骼作用分为:



  • 作用性骨骼:(空位法)——每个基本形必须控制在骨格单位内,在固定的空间中,按整体形的需要去安排基本形,基本形在骨骼单元内可以改变数量、大小、色彩、肌理。
  • 非作用性骨骼:(点位法)——将基本形安排在骨格线的交点上,骨格线的交点是基本形的中心位置。形态小于骨骼单位时,他们各自成为单独完整的形象;当形态大于骨骼单位时,形与形之间产生结合、减缺、透叠、覆盖等组合关系,这种交叉形式的出现,丰富了单位形的造型,使画面更具视觉变化和空间层次。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0 07: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有没有平面构成方面讲得比较深入的书推荐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0 07: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多关于三大构成的书,但不同的书里讲的主要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细节小知识点都各有些不同,能讲的比较的通透的我没有发现,推的比较多的是朝仓直巳和于国瑞写的这两个版本。但三大构成这个东西,感觉很多老师讲不明白,很多学生也学不明白,大多数都是自己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断领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07: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有一个图形是一个写实的房子,那这个图形不能称之为基本形吧(那应该叫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0 07: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线面构成基本形,基本形再构成更复杂的图形(比如一个写实的房子),是这么理解吧?[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07: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房子可以做为基本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9-20 07: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所有的形都可以抽象概论为点线面,构成中的点线面是相对,把房子概论为一个剪影轮廓是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形的。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9-20 07: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发了一个形态类型的分类图嘛,这里面的图形都可以作为基本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07: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的基本形,都是很简单的,没见过复杂的。。。算了,不深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0 07: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被基本形中基本二字给限制住了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