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注册账号
登录
|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网赚问答
科教问答
平面设计
网站制作
软件开发
网络运维
网教网
»
论坛
›
网教网
›
软件开发
›
现在学编程都“内卷”成这样了?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4
|
回复:
0
现在学编程都“内卷”成这样了?
[复制链接]
向前看随心走
向前看随心走
当前离线
积分
9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积分
9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1-7 21: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现在的B站知识区已经
“内卷”
成这样了?!
6岁用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8岁开讲神经网络如何实现、小学生教的编程比老师还要好,库克见了都点赞……
最近,
知识区内卷现状
这样一个话题引发了热议,连清华的马少平教授也来围观:小孩蛮厉害的。
不少网友着实有被内卷到:“我在人间凑数这些年”、“人类进化又不带我是吧”、“阿巴阿巴”。
但随之引来的争议也同样不少。
有人认为,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发展;还有人怀疑,背后是父母在推波助澜,孩子并不是真的喜欢……
于是,我们就顺着瓜了解了一番,也跟父母聊了聊,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B站技术区“内卷”?我们先从貌似最卷的技术区开始看起。这一领域主要分为两大派,一种以上面几位为典型的专攻
编程算法
代表。
另一种则是
“未来图吧的垃圾佬”
。像这位手搓U盘的
小陆的实验室
,今年刚刚初二,投稿都是显示器换屏、拆解手机芯片、更换手机尾插等硬核技术宅内容。
还有这位
ChanSze阿浩
,同样是初中生,又是组装手机,又是DIY电脑主板、吃鸡神器,也是完全的图吧日常:
所以,这群up主年龄的与日俱减果真如网友所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卷”吗?我们具体看了两个案例。先从(目前发现的)年龄最小的“卷王”,6岁就能开讲算法的
探索者Ongo
开始看起。
随便选一个视频点进去,就看到刚上幼儿园的up主吃力地举起了那部清华大学出版,400多页的著名“紫书”:《算法竞赛 入门经典》。
再往后一拉,人家up主看完书,都开始写代码了(用的还是二分法的思路):
而在其他视频中,这位幼儿区up主讲起递归、循环等各种编程知识也头头是道,甚至在最新的一期视频中,分享了如何使用Python多线程控制一台小车……
乍一看,满是“天才少年”的画风。但实际上,翻回到2020年年初,探索者Ongo的第一期视频《幼儿园Swift编程入门第一讲》的内容,其实更类似于一期
学习vlog
。
小up主一边阅读编程软件的官方说明书,一边穿插自己的理解。
在软件的主要图形界面出现时,他瞬间就兴奋了起来,这让人意识到——这确实还是一个看到动画小人会兴奋无比的6岁小孩。
是的,这些年龄“越卷越小”的知识区up主们,其实很多都是从单纯的
兴趣
,比如玩游戏开始的。
那位曾经参加过《最强大脑》,甚至还有库克亲自送上生日祝福、的8岁程序员
vita
,就是这么入门的。
这位B站账号“小学生Vita君”的up主今年上四年级,从8岁就开始在B站发布编程学习视频。视频所讲的主要软件与上面的探索者Ongo一样,都是苹果开发的
Swift Playgrounds
,一款通过代码操控卡通小人在3D环境中通关的产品:
软件由vita和爸爸共同选择,vita自己非常喜欢这种编程方法,而vita君的父亲也认为,这款软件是一个非常适合儿子的
进阶学习资料
。
没错,当时才8岁的vita,就已经有4年的“编程经验”,以至于需要进阶学习了。
△
图源vita评论区
在很小的时候,vita就非常喜欢数字解谜、数独之类的游戏,4岁时,他便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自己的第一款编程启蒙游戏:
Lightbot
。
再大一些,上了小学后,vita又接触到了一些更难的游戏,比如《程序员升职记》《70亿人》《异常》:
就这么“玩”到了8岁,老父亲开始规划让儿子从编程游戏过渡到真正的写代码了。而vita发布的视频内容比起“教导”和“科普”,也更偏向于代码思路的分享。
很多评论赞叹的,更多还是他面对镜头依旧逻辑流畅,几乎没有停顿的谈吐。
(老父亲的拆台:没草稿是真的,但废话和停顿被剪掉了)
作为曾经参加过1999年、2000年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名全栈程序员,vita的父亲深知算法作为编程基本功的重要地位。
因此,在他有意的引导之下,vita在保持Swift playgrounds编程课更新的同时,也开始慢慢接触
算法和数据结构
。
比如手写快速幂算法:
比如手画神经网络结构图:
甚至在小学二年级下半学期,vita还跟着上海交大的的慕课公开课,学完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
弹幕老哥对此报以一长串的问号大军,其中还夹杂着大学生的破防瞬间:“这个我大二才学”“小学生就弄了我大学的毕设”……
但其实,vita在一些公开场合露面时,还会害羞地藏在爸爸身后。
但话题一旦移到技术和程序马上就侃侃而谈,甚至还会现场趴着改代码: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两位up主其实已经面过基了,两位小朋友见面的画风是这样的:
因为都穿了胸前带π的衣服,于是初次见面时,选择用
背圆周率
来打招呼:
像所有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一样,他们步履轻快跳跃,大声地讨论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用循环”“还要再加上递归边界条件”……
说到某些编程技巧时,还大声争论了起来,活像是在讨论动画片里哪个角色更厉害,不过很快又和好如初,勾起了肩膀。
事实上,在我们成年人看来
“内卷”
的方式,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再正常不过的兴趣日常。
对于这些数字世界原住民来说,从小就能接触到大大小小的屏幕、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游戏、知识课程都能轻易触达。
换言之,他们压根就没意识是在搞什么
“内卷”
。
再加上家长有基础,结合自身经验正确有效的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可能像玩游戏一样。
但这种“引导”又迎来了网友的质疑, 不是在揠苗助长、推波助澜吗?
Vita君的父亲对此深有感触, 在弹幕都直呼“卷中龙凤”“卷中追卷”的时候,他却表示:如果孩子有兴趣,那么我会给一些资源,引导他往上发展。但是我不想规划孩子的人生,他以后要做什么,那是他自己来思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